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知识 > 正文

破解曲靖陆良县爨龙颜碑文化“密码”

云南政协报  2013-03-08 09:18

作者:支云华

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城南14公里的贞元堡(又名薛官堡),保存有一通高3.38米,上宽1.35米,下宽1.46米,厚0.25米的碑刻,碑阳和碑阴都镌刻有文字。碑为长方形,碑首呈半圆形,碑额的下部中央有一“穿孔”。穿孔的左上角有一浮雕青龙,右上角有一浮雕白虎,青龙和白虎之间有一浮雕朱雀。穿孔的左边有一圆形浮雕,刻绘有三足乌;右边有一圆形浮雕,刻绘有蟾蜍(见照片)。穿孔上部中央刻有题额,碑额题刻着“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24字,因碑主是爨龙颜,故称“爨龙颜碑”。因其形制比曲靖市的“爨宝子碑”(高1.83米,宽0.68米)高大,又俗称“大爨碑”。它刊立的时间是南北朝时期,可碑的形制却保持着碑刻的原始古老面貌,故独特罕见。

该碑额下部中央的穿孔是作什么用的?青龙、白虎、朱雀用在碑额上有什么意义?圆形浮雕中的三足乌和蟾蜍象征什么?属什么文化性质?这些图案用在碑额上有什么意义?笔者在此对这几个问题作个探究。

古时人们把立于宫、庙、殿、堂门前用以识日影或栓牲畜用的石桩,还有立于墓四隅用于系绳慢慢下棺的木桩统称为“碑”,上面都是有穿孔的,汉代经学大师郑玄说:“宫必有碑,用以识日影,引阴阳也,或以丽牲。”并解释到:“丽,系也,谓牲入庙系著中庭碑也。”在其《郑注》里又云:“木碑,大木为之,形如石碑,于椁前后四角立之,穿中间为放辘轳,下棺以纤绕。”此后,人们将墓坑四角树立的形如石碑的木桩改为石桩——碑,仍仿照木桩凿上孔。以系绳慢慢下棺。那时用以识日影和栓牲畜及下棺用的碑上面都没有文字,不具备纪念意义,只是一种工具而已。随着时间的流逝,立于墓旁下棺后没有被拔掉的石碑,后人在上面镌刻上纪念和说明死者身份的文字,记录死者活着时的事迹的纪念文体,于是这些被遗弃在墓旁的石碑,被人们用来在上面刻文写字,大书死者生平事迹,为其歌功颂德,这些石碑就起到了“树碑立传”的作用。

这样,最初被利用来刻文写字的碑刻上额上都有一个穿孔,再制的碑也仿照其形而制,仍在碑额中央保留穿孔。后来,人们觉得碑额上的穿孔已失去原来系绳下棺的作用,制碑的就不再保留碑额上的穿孔。穿孔碑的逐渐消失,大致在东汉末年。但陆良县的“爨龙颜碑”是立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的,却保持着碑刻初制时期古老形制时期古老形制面貌的穿孔,并在穿孔上部雕刻青龙、白虎、朱雀,穿孔左右的圆形浮雕中刻有三足乌和蟾蜍,这只能说明中原汉文化艺术影响的南移存在着时间差。

碑额下部中央穿孔左上角的浮雕青龙,右上角的浮雕青龙、白虎和中间的浮雕朱雀,属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的三灵,只缺玄武。《曲礼》说军陈象天之行:“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雀即鸟也”。《三辅黄图》卷三载:“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此四物是东(青龙,星名,东方七宿之总称)、西(白虎,西方七宿之总称)、南(朱雀,南方七宿之总称)、北(玄武,星名,北方七宿之总称)四个方位的象征和代称,也是二十八星宿的总称。《礼记·曲礼》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孔颖达疏:“玄武,龟也。”《爨龙颜碑》上无玄武图案,玄武可能用作碑座,如此刚好吻合“后玄武”之排列,也和朱雀相对应(南北相对)。因玄武即龟,龟的形象在古代多用来作碑座。《爨龙颜碑》的龟形碑座历经千年后,要么被损毁,要么被掩埋在地下,今已无法寻找,故碑额上只有青龙(东)、白虎(西)、朱雀(南)三个方位的艺术图案。

穿孔左边的圆形浮雕和其中刻着的三足乌是天上太阳的象征图案。汉王充《论衡·说日》载:“日中有三足乌。”《楚辞·天问》王逸注引《淮南子》(今本无)曰:“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坠其羽翼。”可见日中神禽三足乌,即指日之精也。

穿孔右边的圆形浮雕和其中刻绘的蟾蜍是天上月亮的象征图案。《淮南子·说林训》云:“月照天下,蚀于詹诸(蟾蜍)。”唐代大诗人李白《古风》诗曰:“蟾蜍薄太清,蚀此瑶月台;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那月中蟾蜍,即指食月之凶物月之精也。

据上述文献记载的论述,可知《爨龙颜碑》上两个圆形浮雕及其中刻绘的三足乌和蟾蜍艺术图案,是天上日和月的标志和象征。刻绘有三足乌象征太阳的图案又和象征东方的青龙图案排列方位一致,刻绘有蟾蜍象征月亮的图案和象征西方的白虎图案排列方位相一致。

《爨龙颜碑》碑额上的艺术图案反映了爨氏家族希望爨龙颜的在天之灵与日月同辉,希望上天和爨龙颜的在天之灵像日、月一样光耀爨氏及保佑爨氏家族在四面八方兴旺发达,事事如意,龙腾虎跃;像吉祥的凤凰(神鸟名。《梦溪笔谈》卷七云:“四方取象,苍龙、白虎、朱雀、龟蛇。唯朱雀莫知何物,但谓鸟而朱者,羽族赤而翔上,集必附木,此火之象也。或谓之长离……或云,鸟即凤也。”)一样吉祥平安,爨氏地方政权像长寿的龟一样长久独踞统治南中地区。所有这些,都集中反映出中原汉文化艺术对南北朝时期南中地区的强烈影响。不过,从碑文中出现大量异体字、增、减笔画字充分说明融合了南中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于碑中,也充分显示了《爨龙颜碑》的地域文化艺术特点。特别是碑上还保留着东汉末年即已消失的石碑穿孔,反映南中(当时的云南、贵州和四川的西南部地区合起来称“南中”)地区文化艺术传播滞后于中原地区的特点。这是中原汉文化艺术在南中地区的延续,可见汉文化艺术濡染之深远,但其中又不乏受南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并赋予新的内容和意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